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淄博市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强“诚信淄博”建设,聚焦“信用建设促消费”,打造“放心消费在淄博”品牌,助力消费复苏回暖。
一、聚力完善信用体系,为“放心消费”筑基石
人以信而立,城以信而兴。淄博市将“诚信淄博”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一号改革工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夯实信用平台建设基础。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淄博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等相关制度和文件。建成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中国(山东淄博)网站,成为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共用“总枢纽”,平台已累计归集信用信息8.4亿条。2022年,成功创建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2023年1—2月,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淄博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位列第18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二、聚力聚焦信用审批,为“放心消费”增实效
随着“淄博烧烤”的爆火,与之相应的相关从业需求日益增长,不少商户趁着烧烤“东风”纷纷提交许可申请。“没想到办理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批效率真是太高了。”前来办理业务的商户不禁感叹。这一切得益于淄博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的信用审批“承诺即入”办理模式。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市场主体,办理审批事项时实行“一表即入”“备案即入”“先入后验”,申请人只需填写一张“申请承诺书”,无须再进行现场审查,当场办结发证。截至目前,已有106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承诺即入”改革,实现了企业准营的极简审批,改革后审批材料压缩30%以上、审批环节压减20%以上、审批时间压缩80%以上。
三、聚力推广“信易贷”模式,为“放心消费”引活水
“感谢银行解决了我的资金难题,一天内钱就到账了,这笔钱我准备用来翻新门面,多吸引些顾客”,桓台县大强迎鑫烧烤店老板收到了齐商银行发放的全市首笔“淄滋贷”,激动地说道。近期,淄博地区多家银行针对烧烤产业链商户推出的“烧烤贷”相关产品,如齐商银行的“淄滋贷”、临淄农商银行的“优享淄味贷”、张店农商银行的“金炉惠享贷”等等,这些产品多是以纯信用贷款为主。金融机构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离不开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广的“信易贷”融资模式。淄博市实施信用融资“春风行动”,打造市级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接入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8亿余条。精准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等堵点痛点,通过财政、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三方联动,向无法提供有效抵押质押物但信用状况良好的中小微企业,输送流动资金“金融活水”,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淄博市智慧金融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91家,注册企业16.3万户,通过平台累计发放贷款达650.9亿元。
四、聚力信用差异化监管,为“放心消费”保底线
“我们做长期生意,绝不干缺斤短两的事。”在美食打假博主游览淄博八大局市场的视频中,被暗访的10家店铺均未出现缺斤短两的情况,这也让“诚信经营”成为淄博新的热点话题。淄博市积极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实施信用差异化监管。对全市市场主体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按差异化监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规定,将市场主体划分为诚实守信、轻微失信、一般失信和严重失信四类。在抽查检查、资格审查、评估验收等工作中,根据分级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全面建立信用承诺机制,组织文旅、餐饮、交通等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督促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已形成信用承诺信息及履约践诺情况公示信息239.5万条。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持续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针对流量经济,全市部署食品快检活动8000批次,其中,针对“淄博烧烤”快检2500批次。开展文旅、交通等行业领域执法检查整治,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聚力弘扬诚信理念,为“放心消费”树标杆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淄博是齐国故都和齐文化的发祥地,诚信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蔚然成风”。“我们已经不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淄博的荣誉而战。”烧烤老板的话同样代表广大淄博人民的心声。不论是群众还是政府,都在用“诚意”说话,为维护淄博的良好形象而努力。近年来,淄博市积极组织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信用天下之淄博论剑”“诚信兴商宣传月”、信用微视频大赛、全民《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信用知识有奖答题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各类载体,宣传全市信用建设的成效和典型。近12个月淄博市已组织开展各类诚信宣传活动达500多次,形成了行行讲诚信、人人重信用的浓厚氛围。
如果说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诚信就是城市最大的金字招牌。下一步,淄博市将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牵引,着力打造“放心消费在淄博”品牌,聚焦信用惠企助企,强化工作创新,不断提升信用服务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务实营造诚信建设浓厚氛围,持续擦亮“诚信淄博”城市名片。
淄博经验完全不可复制,任何对淄博经验的跟风式复制必然导致重复建设,过剩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属于销毁社会财富,制造沉没成本的行为。
淄博能把旅游搞好,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擅长把旅游搞好,这听上去很矛盾,你且听我把话说完。
烧烤不是什么具有稀缺性,独一性和排他性的消费资源,淄博烧烤出名,仅仅只是因为不缺斤短两,诚信经营,经营合规而已。
而淄博烧烤之所以不缺斤短两,诚信经营,是因为淄博并非传统旅游城市,原始客流量并不大,烧烤餐饮的主要预期消费市场是当地居民,回头客是主要现金流来源,要做回头客生意,不缺斤短两,诚信经营是基本门槛,你要是不符合这条门槛,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次五一假期,外地游客只不过是享受到了当地回头客的待遇而已。
至于经营合规,那就更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了,在中国的很多城市,特别是某些旅游城市和中心城市,以明火烧烤为代表的街头餐饮是被严酷禁止的违规行为,你敢搞个明火烧烤,从卫生到消防再到市容市貌文明城市的该管部门都会立即上门来对你进行贴心的管一管服务,可以说在这些地方,烧烤这一行业本身就不合法,以至于衍生出了某些地方的烧烤都是油炸串的奇怪现象,创文创城更是如同蝗虫过境,沿途寸草不生,流官们在这一过程中吸饱了政绩就跑,根本不在乎当地产业的死活。
有人说,一个地方要搞好旅游业,只需要严刑峻法,狠抓市场秩序,按照“谁砸我们的锅,我们就砸谁的碗”的原则,对破坏市场秩序行为重拳出击即可。
这话就说的见外了,中国的旅游产业不早就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吗?
只要有游客对当地旅游服务不满,并且通过社交媒体或者其它方式将自己的遭遇广而告之,马上会被判定扰乱当地市场秩序,会被当地旅游产业和有关部门组成的既得利益团伙群起攻之,跨平台全网删帖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水军通稿走量淹人更是常规操作,电话直接打到你家,用半商量半威胁的语气让你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会出现侵权方走法律途径起诉受害者,逼迫受害者妥协的魔幻戏码。
至于什么客栈房东半夜敲门临时涨价,大巴开到半路上不消费就赶人,导游对拒绝强制消费的游客拳打脚踢,买旅游商品不到指标就破口大骂,高价买假珠宝,不明码标价等你消费完了再给你一个天价数字,充斥着义乌小商品的风情街,被侵权了不敢投诉,敢投诉就想法子整你,黑白两道一应俱全,官商一体,兵匪一家,这些我都懒得说了。
这岂止是严刑峻法,这简直是窃一钩而诛了。
对于各大旅游热点地区的既得利益团伙来说,什么是市场秩序?你到我这里来,乖乖掏出自己包里的每一个子,踏踏实实把脖子洗干净了挨宰,这就叫市场秩序,你要是敢反抗,敢不满,敢让其他人知道你挨宰了,那就是破坏市场秩序,那就是砸了他们的锅,他们肯定要砸了你的碗。
其实这也非常好理解,因为对于当地旅游相关部门来说,你,只不过是一个过路客,下次还会不会来消费且两说,而当地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则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双方的关系很多时候甚至是亲朋之上,裙带未满,每天晚上酒酣耳热,推杯换盏的关系,谁是基本盘,谁是自己人,不言而喻一目了然,你和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发生冲突了,他们会帮谁,你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
你说,他们就不怕这么做砸了招牌吗?你放心,不会的,他们每年数以亿计的宣发费用你以为是白花的?前面我就说过了,你要是敢在任何公开渠道说当地的不是,他们能有一万种办法抹除或者淹没你的声音,然后用更多的文旅宣发营造出当地平静祥和,岁月静好,适合出行的假象,中国人口那么多,过路客永远宰不完,就算终有宰完的一天,现有存量也足够他们宰到完成原始积累,然后进入资本市场去当光鲜体面的人上人,至于之后怎么办,当地的一地鸡毛如何收拾?我死之后,哪儿管它洪水滔天?
所以说,认为旅游业要搞好,只需要严刑峻法即可,这话可真是太见外了,中国的旅游业早就已经实现了供给侧对需求侧全方位无死角的严刑峻法了,而且旅游业确实搞的很好嘛,你看产值不是唰唰唰的往上涨,利润不是噌噌噌的往上翻,还养活了从珠宝造假到铺面转包,从死海鲜出售到导游大巴在内的超长产业链,让无数从业人员实现了充分就业。
这种行业情况,哪儿能说旅游业不好?很好,好得很。
淄博这次能出名,最真实也最悲哀的原因就在于,淄博不是传统旅游城市,当地服务业和相关部门对旅游产业这口臭气熏天的酱缸接触的不多,还没有被它同化,被它污染,被它腐蚀,他们很刻板的按照“把产品和服务做好”的观念来做事情,于是在一片污泥浊水之中变成了一片净土,这种净土让一种本不稀缺的服务资源——烧烤,变的稀缺了起来。
因为不擅长搞旅游,所以搞好了旅游,这是整件事情中最令人悲哀的部分。
我对淄博旅游的未来是悲观的,因为作为旅游目的地大省的居民,我目之所及没有多少鲇鱼效应,只有日复一日的劣币驱逐良币,我见过太多一方净土在酱缸的浸泡下变成烂泥塘的故事。
每次一听到他们说XX宰外地游客,我就想笑,说的好像本地人不挨宰一样。
所以千万不要跟我说什么加强管理,严刑峻法之类的话,那是外行人才说的话,因为每次一说要整顿旅游市场,要加强管理,完了,那必然意味着刀更快了,负面消息消失的更快了,既得利益团伙很早很早就引入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算法来寻找负面消息,然后进行针对性公关了,他们对先进生产力的热忱唯独在这方面才会如此积极。
我现在最怕的就是这次淄博旅游火了之后,当地开始深度接触旅游产业链,然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
所以,要想让淄博旅游维持的更长久一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即停止对淄博旅游无休止的炒作,让热度尽快过去,停止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为了拯救它,不要让它出名,让它销声匿迹,让它在黑暗森林中寂静无声,这是唯一的办法。
有人问,我们能做些什么?
办法还是有的,别忘了,那些污泥浊水再怎么强大,有一样东西,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抵御的,那便是战无不胜的价值规律。
旅游季到来时,不要出门,电脑一开,游戏动漫电视剧综艺节目社交媒体,这些还不够你玩的吗?游戏里的景色不比那些烂经典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让那些所谓的旅游热点凉下去,让它们不良资产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让它们破产出清。
今年就很有这种趋势了,某些地方的烧烤看见淄博烧烤火了之后申请出战,然后被当地人乱棍打回,某些地方因为常年宰客,名声搞臭了,节假日大街上连鬼都见不着几个,一片萧条冷清,逼得当地既得利益团伙拼命自证清白,甚至搞直播找群众演员来证明“依然很火”“客流量很大”。
你看,这不就出效果了吗?
打开门出去旅游全是问题,关上门打开游戏全是办法。
如果实在憋不住想要出去玩,那要么去非热点地区,要么有信得过的当地人带路,要么去日本。
日本当年也经历过我们这个时代,他们的旅游产业同样经历过从癫狂到毁灭,最后只剩下满地灰烬的过程,所以现在剩下的大部分是野火燎原后幸存下来的部分,他们已经被价值规律狠狠的犁过一遍,所以现在还能挣扎着活下去的,都是物有所值的。
我们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