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首页 > 产业 > 正文
新能源电车逻辑有漏洞 热议
发布时间:2023-05-23 08:07:23   来源:懂车帝  


(资料图片)

有很多朋友脑洞大开,扬言电车的电池能坚持个几年就可以了,并声称,没有人买车打算开一辈子,并表示绝大多数人也开不到电车换电池就已经换车了,对于这种观念我认为: 那是因为你不差钱,试问,我们又有几个人不差钱?而且几年后又一定会换车?并且可以把旧车直接报废掉?如果不报废就会留给下一任车主,那人家肯定也要换电池的,谁都不傻,谁也不会为这个即将报废的电池买单,这部分钱肯定要折损在我们卖车时的车价里,不是说没用我们自己换电池,这个电池折旧的钱就不要我们出了,归根结底还得是我们自己来出。

新能源电车结构图

所以说,现在的电车还真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费得起,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工薪阶层,我个人感觉,现在买车首选油车,当然有钱人无所谓,有钱人也不差那三瓜俩枣,工薪阶层可别瞎折腾,买车必须慎之又慎,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特别快,且卖掉的时候贬值率都要有所考虑,特斯拉疯狂接二连三降价就是前车之鉴。

拿我自己来说,就是一普通消费者,家住东北,什么时候充电五分钟,能续航5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车被生产出来,我也许会考虑购买,如果届时我还能买得起,哪怕充电十分钟跑500也行,至少在续航方面才能与燃油车一争高下,之所以很多家庭必备一台油车一台电车,结论是不敢完全依靠电车,电车容易耽误事,电车用到最后你会发现一毛钱都不会省,所以我认为想实用还是买油车,想省钱我们就不要去买车,明白智能手表的人都能理解为什么智能手表不保值,功能性是吊打机械表和光动能,但我们带的时间越长就能知道弊端了,手表多数只用来看时间或者是有钱人用来显示身份的,其他还真没有什么用,总有些人喜欢拿手机、电视机之类的电子产品来比喻汽车,岂不知汽车是有文化传承的,而没人听说哪个电子产品也有什么文化传承,汽车文化绝不是电子产品能够概括的,电车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具备传承性,更新迭代非常之快。再说,就算要买,可现在还没迭代到我们可以入手的时候。

还有很多人,喜欢夸大其词听风就是雨,愣说人家欧盟决定在2035年将全面停售燃油车,所以电车才是趋势,我不瞒各位说,就我个人以为,就现在这个国际形势到2035年还有12年漫长的时间,不说长的说短的,现在国外兵荒马乱的未来几年内欧盟还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它只是个建议而不是强制性,欧盟多数都是北约成员,现在老美正指挥北约全面支持乌克兰给俄罗斯下绊子,如果俄罗斯扛不住,选择掀桌子搞鱼死网破那天,欧盟首当其冲不是分崩离析就是一片焦土,俄罗斯核大棒给欧盟北约来两下,老美也得退避三舍,老美精明的很,保准不能冒着和俄罗斯两败俱伤被团灭的风险给北约小弟强出头,老美现在中东地区给色列小弟下了圣旨,让他这个搅屎棍把水搅的越混越好,这边又怂恿阿富汗巴基斯坦各方势力相互缠斗,一场战争就能把世界各国打回油车时代,什么环保?只是杞人忧天罢了,再说了人家欧盟布局的是氢能源,谁也没说停售燃油车就必须是电车,有些人只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罢了。

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氢动力汽车那种,电动车也只能是过渡产品,因为它压根就不环保,百分之75的电力是化石能源煤电,每度电消耗煤炭大约一斤左右,也就是说一台电动车用100度电就消耗了75斤煤炭,环保在哪里,电池环保吗,谁敢说电池没污染?电池本身就不是环保产品,最后污染环境是必然发生的结果,生产电池的材料在未来必然匮乏,所以不要说什么新能源,有些词不能乱用,容易误导消费者,相反,氢能源从头到尾都没有污染,只有氢能源那种形式的能源,才能配得上新能源这个词,电车的锂电池有可能比燃油更能污染环境,到最后怎么解决电池污染才是重点。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器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